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照片都騙人]


這 title 有G車沒? ^^
在這人人都有暗房的時代, 影像的本質很容易被重新定義
透過這比對的照片, 我要為自己目前所認知的『寬容度』留下點紀錄
在左邊是原本照片曝光的原圖, 拍攝當下是台灣二月天, 下午快五點(新竹). 雖然邁向春季, 不過太陽還是算蠻早就休息了

相機的參數是針對環境的氛圍, 我心中的期望值大概比原圖再亮一點點.
由於這是一張美好夕陽的大逆光拍攝, 右上角的天空一整個都是過曝沒有色階的狀態, 所以縱使我期待的環境曝光還要再多一點點, 我也寧可將之留到後製的時候再來處哩, 我所 care 的是那些 天空雲朵 & 檳榔樹 能留下多少細節

照片的另一個重點當然就是MD, 在幾乎大逆光的取景下, 人身上的光線呈現很兩極的狀態, 全背光的狀態大概就像是欄杆的內側(歐罵罵)
這時手邊能用的補光器具有反光板 + 閃光燈...
殘念的是, 這個拍攝場景下光觸閃燈 95% just doesn't work (氣), 試了好幾次之後我就放棄了 (MD都快變死魚眼), 所以其實這次沒拍好氣氛的逆光照 orz

回到家整理相片時, 看到這幾張, 真是挺無奈...
索性撿一張來試看看, see~ JACK... it works!!! 這真是太神奇了 @@"
當我發現 MD 的臉部光在可接受的躁訊下拉出超出原本預期亮度時, 我就開始認真思考要怎麼救回這張照片
步驟的繁複在這我就不贅述, 大家可以參考右半邊的成品

列出一些蠻重要的 key factors:

# 相機所能記錄的寬容度
這大概是我最 surprise 的地方! 也是促使我留下這篇記錄的主要原因
一張相片在相機紀錄下影像的時候, 所存在的資料是大於我們在螢幕上(0~255 R/G/B)所看到的相片的
超出此範圍的部分雖然螢幕無法呈現給我們看, 但是在後製的時候那些資料卻是很重要的好幫手
也就是說, 相機的寬容度高低可以進階延伸成為影像的彈性極限落在哪個地方, 也提供後製的影像創作空間
我之所以驚訝是因為熟悉過去 Nikon D700 可以提供的寬容度, 一般來說像這樣的原始光線, 很難調到我想要使用的狀況
然而, 這張是用新到手的 Nikon D800E 照的, 它的寬容度真是太暴力了. 經過調整, 讓本來要永遠被埋在印碟裡的照片變成可以拿出來分享, 這真是超酷的~
所以......... 大家快去買一台吧! XD

# 補光
在這樣高反差的拍攝取景下, 縱使使用了反光板(金色面), 還是遠遠無法補夠需要的光線 (要特別注意的是金色反光板已經讓 MD 的眼睛受很大的刺激了)
補不足, 也還是比沒有補來得好..  我們可以從原圖上看到MD的右半邊所吃到的光, 這也是能修回照片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 RAW 之必要
我所拍攝的檔案必含RAW檔, 且格式選為未壓縮
由於RAW檔紀錄下了原始sensor所擷取到的所有資訊, 這跟寬容度資料息息相關
如果我們用 JPG 檔來做原始檔, 除了拍攝的當下已經壓縮掉很多的元素之外, 更無法提供那些我們看不到的資料了

All in all...
我們成功的把一張黑嬤嬤的照片改造成下午三點半陽光普照的溫暖調子啦~ oh yeah!





............................(記得要先去買 D800E 唷~~  (大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